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独特思想价值与精神力量,2025年3月23日,永利yl23411官网工商管理学硕士第一党支部联合工商管理学硕士第三党支部组成实践队伍,前往德阳市孝德镇开展“行知中国”研究生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队伍针对绵竹年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调研,运用文字描绘、镜头捕捉、影像录制等多元化手段,以创新视角和创意手法,领略“民风民俗”的魅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该队伍首先到达绵竹年画展示馆参观体验,馆内大厅集中展示了各种形式的年画作品及其衍生产品,形式包括拓片、绣品、木板、泥塑等。馆内的年画展区通过光影技术与实物陈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驱邪纳福、祈福禳灾、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各类题材的年画。在衍生品展区,队员们驻足欣赏了融合年画元素的文创产品,包括蜀绣工艺制作的年画、立体年画摆件等30余类创新产品。

随后,队员们还亲自体验了年画的制作流程之一——印制墨线稿。首先以鬃刷蘸取烟墨,均匀涂布于木版,接着将宣纸覆于木版之上,轻压纸张形成轮廓线。而传统工艺中,艺人通过“三刷三揭”控制墨色浓淡。通过此次参观体验,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年画这一非遗技艺的认知,也了解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新路径,为后续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

接着,实践队伍深入年画村走访调研,重点聚焦年画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旅游与产业振兴。调研发现,这个曾以“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闻名的川西村落,正通过“文化IP+乡村旅游”双轮驱动,走出一条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的创新之路。在年画村,千年年画与现代乡村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遗产的活化,更是传统文明在新时代的创造性重生。

此次调研完成《关于绵竹年画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调研报告》1份,采集非遗影像素材20G。在此基础上,实践队伍将持续关注绵竹年画保护传承利用现状与其所面临的困境,探索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绵竹年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智慧。